写在前面:标题化用了我很喜欢的vlog博主guri的合集名称,特别喜欢看guri淡淡地说一些好笑的话、完成一些特种兵追星行程,推荐大家都去看……
不知是否因为这是我在江南过的第一个春天,抑或是因为我每天早晨通勤路上需走近一千米的路、有阳光的中午固定在公司楼下遛弯,我对春天的感受从未像今年一样具体。比如那天在金山寺偶然看到垂柳,我才算明白垂柳为什么叫垂柳,原来它真的会在春天的风里抽出细细枝条然后随风飘动…某天中午我在公司楼下看到紫玉兰也大惊小怪了一番,因为之前只见过学校的白玉兰。我的周末安排也愈加紧凑——每个天气好的周末至少出门一次,从上次写博客到今晚清明节假期结束,近一月的时间里我的行程包括:当日往返镇江、逛本地的公园、江边看日落、回家过周末、飞到贵阳过清明假期,除此之外,还因为出差当日往返上海,也在北京呆了两天一夜。
不在家
镇江一日游
三月初的周四我和室友偶然聊起,发现彼此都想换个地方过周末,两人一拍即合当晚就开始寻觅起目的地。我提议扬州、镇江,她提议镇江、汤山,我俩取交集便决定去镇江。因为担心一天玩不完,我们还订了一晚的酒店备着,但事实证明十一点多到镇江,晚上七点返程,也能把该逛的地方逛个七七八八。路线大概是镇江站-锅盖面馆-西津渡-吃早茶-镇江博物馆-金山寺-小吃街-回镇江站。在镇江站的时候我没想起来,吃锅盖面的时候我也没想起来,直到在西津渡里碰到某家眼熟的餐馆,我才记起来,我大一的春假来过镇江啊,还去了西津渡、金山寺和北固山!原来我记忆中特别好吃的肴肉就是在镇江吃的,只是除此之外已全然忘光。
因为是普通周末人不算很多,整个行程都比较放松,锅盖面和西津渡是正常的好吃好玩,早茶中三丁包不错,其余的我都觉得很一般,还不如旁边小金金手作的生酪小方味道好。镇江博物馆和小吃街可以不去,没什么特色。金山寺我特别喜欢,是我此城最喜欢的部分!金山寺一进门,路两旁便是挂在绿枝上的风铃,风铃有瓷白色的、鹅黄色的、湛蓝色的,还有纯透明的,有的风铃下还挂着祈福文字,风铃间还穿插着刻有词句的透明牌,以及铃铛和雪花装饰。当天阳光很好衬得树叶很绿,且有微风吹动风铃,路两旁还有音响放着纯音乐,叠加在一起让人治愈又舒适,我觉得金山寺的门票钱里这条路占一半。
另一半是金山寺本身。我在到之前还查阅小红书推荐机位妄想出片,真正进去后只觉金碧辉煌,大气都不敢出。整个建筑体占地面积不大,但层层叠叠环绕着上升,很有设计感。可惜我没太看过白娘子传奇,不然逛起来应该更有意思。
三天两夜贵州
清明假期去贵阳也是我和朋友拍脑袋决定的,当时还是年后返工不久,三个人上班上得怨声载道,感觉再不找点盼头日子过不下去了,一边在群里聊得热火朝天,一边看机票高铁票,看着看着发现贵州是我们仨都没踏足过的地方,而且据说很好吃、机票价格合适(五一就比清明贵不少)、往返时间合适、退改手续费约等于0,便当机立断买好了机票又订好了酒店。因为退改费很便宜,两个月后的时间和天气都不确定,中间的两个月里我始终有最终去不了的预期,除了机酒几乎什么攻略都没有提前做,甚至出发前一天晚上室友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我俩在ktv怒唱了三小时才回家。到家后我俩边聊着天边在衣柜翻箱倒柜,在镜子前试来试去确定这三天要穿的衣服的时候,我才有了时隔10个月终于又要去江浙沪以外的地方旅行的实感。
事实证明这个脑袋拍得可太对了,需要飞几千公里的旅行就是比短途旅行更让人激动,而且还是三个人出行,能在旅行过程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发呆,没有句句要回应的压力,也没有偶尔沉默冷场的尴尬的三个人出行!只跟一个朋友出行的时候,我或多或少都有要活跃气氛的负担,也因此精神上消耗较大非常容易疲倦,而且这次另外两个朋友比我还e,也没有要每时每刻捧手机聊天的对象,玩下来更像是升级版的一个人出行,很好地节省了精神损耗。
我们的时间线大致是:Day1八点的早班机,十一点落地贵阳,立刻打车去吃烙锅,然后回酒店入住收拾,下午出门逛民族博物馆和青云市集,五点左右去贵厨取号,半小时后吃上贵厨酸汤火锅。吃完去旁边的雀亦买了些小东西,然后步行去甲秀楼,浅拍几张照片后回酒店躺下。Day2黄果树瀑布,去了大瀑布+陡坡塘,天星桥因为听说很难爬就没去,下午五点返回贵阳,吃陈氏豆米火锅,出来发现对面就是白宫,远望一眼后回酒店,我和其中一个朋友还在附近找了家店按摩……Day3上午我们分头行动,其中一个朋友去黔灵山公园看猴子,没起来的我和看过太多猴子的另一个朋友在附近逛了逛,然后去民生路查漏补缺吃了还没吃过的小吃,最后点外卖到酒店,吃完便打道回府。
整体玩下来我感觉这样的行程安排是比较合适的,Day2可以黄果树瀑布和荔波小七孔二选一,我们因为其中一个朋友一定要看语文书同款所以选了黄果树瀑布(笑晕),Day1和Day3以吃为主,算是特种兵和躺着玩之间的微妙平衡。黄果树瀑布还是挺值得一去的,虽然需要经过打车-贵阳北-安顺西-大巴到景区门口-景区观光车这N道复杂工序,但因为爬的难度不大,基本上十五分钟就能从观光车下车点到瀑布口,体力上的性价比还算可以。(票价偏贵,要210块!!)我们去的时候还不算丰水期,天气也是阴天,没有阳光看不到彩虹,水流更大有阳光的日子风景应该更好。
小红书上诟病的民族博物馆和青云市集我也觉得不错,它俩离得很近一起逛很方便,民族博物馆银饰那一层有两个巨美的不知是孔雀还是凤凰造型的发冠,非常精致看完我便认为不虚此行;青云市集上的首饰摊也平价好买,还有我念念不忘的巧八角冰浆……怎么说呢,没有吃过开心果冰浆和黄瓜冰浆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冰沙糯米黄豆粉的搭配让这种食物又清爽冰凉口感又很有层次,太喜欢了建议在每个城市都开分店。小吃上我们吃了脆哨、蛋包洋芋、洋芋粑、丝娃娃、肠旺面、锅巴糍粑,其中脆哨特别好吃,我带了半罐回来当看剧零食,锅巴糍粑和蛋包洋芋也还不错,其余的都很一般不推荐。
还有那个陈氏豆米火锅,我吃之前以为网上说一勺豆米火锅汤底可以吃一整晚米饭都是夸张,直到我昨晚自己吃的时候,土腊肉、软哨、蘸水和米饭的搭配简直好吃到晕过去。唉太好吃了,难以用语言形容,我将在今后无数个日夜想念昨晚的这一口。烙锅我们基于身边贵阳朋友的推荐,吃的聚君缘烙锅,味道也很好,特别是安顺牛小肠,外层烤的微焦是那种脆脆的口感,但中间又是软软的很进味,我上次吃到这么好吃的肠还是22年夏天在大连。五花肉也推荐,除此之外的也是正常的好吃。本次吃到我觉得最一般的是贵厨酸汤火锅,一是对我而言酸味很淡,二是肉不好吃,口感很老。不过也有可能是这餐跟朋友的朋友一块吃的,吃得并不放松,总之在三顿正餐里排名倒数。
宅在家
MacBook使用体验
是上期说好的MacBook测评!我从2月中旬开始纠结,还在毛象发了一个相机、pocket3和MacBook买哪个的投票,当时票数最多的是相机,有位象友的评论我印象很深,大意是如果已经有一台电脑,再买一台的作用不如买本身没有的相机,后者对生活的改善更多。非常有道理!一个月使用下来我觉得MacBook本身还是很不错的,但并不是对所有人而言都值得,除非是像我一样工作中经常要出差,对续航和自重都有比较高的要求。除了续航和自重,MacBook也很漂亮,是一台非常适合生活的电脑~当然,缺点也比较明显,比如连显示器的时候鼠标的方向和触控板的方向总是不一致,App使用起来总有障碍需要适应(eg腾讯会议共享屏幕),Office不如windows系统等。 下一个电子产品我打算攒攒钱按象友说的买相机,估计是佳能g7x或者理光gr3这种卡片机,或者非常轻的微单,如果有推荐的也希望大家告诉我!
演唱会物料
从镇江玩完回来的那天晚上,我坐在沙发上刷了会手机突然想做安溥的无料,从零开始一个半小时内确定了要做的材质(水波纹亚克力歌词挂件),找pdd找了定制店家,用醒图做了字体排版,还跟店家沟通半天挑了底图。大概三天后收到实物,4*2的大小比我想象中小,也比我想象中透,是透明的浅浅的蓝绿色,蛮漂亮的。拍了几张照发出去后居然还有快10个同担找我换物料,我又激动又惶恐,担心我做的物料太粗糙,于是上上周在出差回程的高铁上我又再做了一个同样大小的《如何》的粉色水波纹挂件,两个挂件串在一起的样子见下图!这次算是打开了我做物料的大门,现在有好多想做的啊啊啊,当估计这个月看演唱会前是滑铲不出来了。
《还有明天》
这个月只看了这部电影,可能从某个周五没有遵守看电影的行程开始,后面的周五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导致没有再进电影院。我要重新将周五观影计划提上日程! 看这部的时候中间有个小插曲,就是我不小心买成国语版的了,当时取票的时候问前台是否能改成原版,前台姐姐没有明确拒绝感觉言语中留有一定空间,于是当我进场后看到都是独自来看的女生后,非常e地问大家想不想调整成原版,发现我们都是眼花看错以为这个就是原版的!我们几个一起去求前台姐姐,不料新入电影院的一个女生带着的父母拒绝了,因为毕竟本身就是国语版所以我们也没多争取。虽然最后还是放映的国语版,但是整个过程还蛮有趣,也因此之后在看电影的时候也觉得大家虽陌生但亲切。 影评部分搬运出电影院时候写下的片段:好喜欢《还有明天》…黑白画面加上我不小心错买成国语版,真有种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感觉。明明是很沉重的题材,但由于配乐轻盈又朋克,给人一种符合标题的希望感。很多镜头拍得也很美,尤其是女主角从围墙前匆匆走过的那几个镜头。
《雁回时》
还没有看完,我是先看了前10集觉得无比好看,然后因为第二天要上班实在没忍住看了剧透,看剧透又觉得有烂尾风险,于是等到最后一集更完我看完后,重新在没看过的集数里挑挑捡捡。整体观看体验还不错,剧情说好不好说烂不烂,男女主明明是对抗路情侣人设,但由于辛云来从头到尾都是木头演技,导致看起来根本不熟像同人女拉郎,奈何这点莫名贴合我的扭曲审美,他剧外又太搞笑,我不知不觉就看了好多集。
《双影奇境》
蹭朋友的好友通行证玩的!而且我要上班这点极大拖累了我俩的通关进度,因为我总是打着打着就累了……目前打到第三章,整体难度比双人成行要难,但因为我现在是斯普拉遁120小时练出来的兵,操作比当时好不少,我俩的打关速度反而比当时快。游戏一如既往的好玩,我朋友一如既往的妙语连珠,很令人开心。
关于工作
其实这篇的另一个目的是想写一些最近的工作,但写的时候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年后我的工作内容一变再变,也让我既焦虑又挫败,好几次都在burnout的边缘徘徊……那周刚从上海回来,下一周又要去北京出差,周五晚上我情绪崩溃到在楼下散了一小时步,在毛象写“最近压力好大工作好多却工得很挫败,有时候会想这些真的是入职八个月的我应该承受的吗,但更多时候是在自我pua觉得这明明是我能做到的。心情糟糕的时候也没办法跟朋友说,因为朋友们都上班了各有各的糟心事。究竟该怎么做啊……”如今我还是时常觉得挫败,因为太多事情不受我控制,太多事情努力去做了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如今我也时常觉得自己笨拙,难以与各个部门各种人周旋,很多事情让我手足无措,很多问题让我难以回答,明明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还算灵光的小孩……看着团队其他老师在会上和其他部门的圆滑却强硬地争论,巧妙地回答那些明显话中有话的问题,我既觉得累又心生羡慕。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我的工作还没有任何突破,也尚未找到解决办法,但至少我先在此写下这些留作纪念。